照片是我兒子五歲第一次去學畫畫的作品,他總共上四次課,大約畫了快六個小時畫出那幅鯨魚圖,看到成品時,覺得精彩!
回想我自己五歲學過畫畫,印象中畫得不精采,後來就不想學了。透過48項天賦智能主評量,回想起來,我應該有天賦卻沒遇對老師。
這次讓他學畫畫、選老師,是我專心思考他的48項天賦智能的結果,看到成果覺得真的是很有模有樣,令人很有成就感!
----------------------------------------------------------------
成人之後,如果不是養起小孩,有很多的事情不太容易去回想。畢竟,生命就是不斷的努力和克服困難,沒有適當的鉤子,還真不會勾起那些回憶呢。
好像,工作之前,生活就是不斷的學習。而進入一連串的學習之前,童年,或者說幼年的重心,到底是什麼呢?
有的人覺得童年只要開心就好,有的父母則很怕輸在起跑線上,除了成人投射自己的期望在孩子身上,一個幼童的生活到底有什麼重點呢?
成長中,慢慢學習生活自理,學會基本認知,在心理的發展中,我發現在幼童時期,包含了兩次的自我認知耶!
一次在2-3歲,什麼都說:我不要!
一次轉變期是5-6歲,再來就是鼎鼎大名的青少年時期了!
陪著孩子長大,發現幼童期居然包含了兩個回合的自我認知發展關鍵時期,可見建立自我認知,在這段幼童期是一個重點!
所以話題就要回到我一開始設定的主題:淺談為什麼要學才藝,怎麼選才藝?
幼童如何發展他的自我認知?第一回合,他總是用「我不要」來設定自我與他人的界線。
第二回合,他已經快速發展語言和能力,如果這時能找到「我會...」,會幫助孩子建構他的自我價值與自信。這就是為什麼要學才藝的重要理由了。
還有,有經驗的家長說,孩子上小學以後就快速的捲入課業的學習中,最有時間學習才藝,就在幼童時期了。
更長遠來說,運動、音樂或是藝術這類的才藝,也是培養興趣,未來在孩子學習或是工作,甚至交友、婚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既然才藝是重要的學習,那麼多才藝要怎麼選擇呢?
誠實地說,我最早讓孩子學習打擊樂的動機只是因為離家近,有些選擇是出於一種方便,等我想了想才藝這件事情,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有發展的關鍵影響時,才認真拿起他的48項仔細思考。
圖二顯示48項的報告書中,早就有才藝的選擇適性建議,也有運動的適性建議。我曾經不覺得這個建議有什麼重要性,當我意識到:如果孩子學習他天賦強的才藝,他可以學得好、學得快,很有成就感、樂在其中,那不就是開始了一連串的建造自我的工程了嗎?
-----------------------------------------------------------------------
自從上了幾次畫畫課之後,我的孩子投入畫畫的時間更長了,他學會基本的技巧,在這個寒假中,不斷不斷地畫,好幾次我看著他畫畫,覺得他像是進入了一種神馳的狀態。那是一種心理學家稱之為「心流」的一種時間靜止的高峰狀態,忘卻身邊事物,完全投入在當下的活動中。
我很羨慕他,這麼年幼時,就有這樣投入的經驗。
同時,我感到一種輕鬆,似乎,在這場建造的工程中,他,已經走在正路上。
路,繼續在走。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