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自覺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另一個人。
夫妻經常是互補性的,相對來說,婚後的生活差異性顯明,衝突感隨之而來。
過往我們多數只能從後天可見的元素來試著理解:性別、原生家庭、生命經歷...等等,如今我們有亞斯這類的特性更多去試著理解
過去心理學的專業訓練,讓我更有能力穿別人的鞋,陪他人走一段路。我曾以為這就是全部。
在婚姻中,每個人更不自覺做自己,不需要穿戴社會面具,那麼,自我原來的面貌就更形關鍵。
我近幾年透過IGS天賦智能評量工具,看懂了我們夫妻的差異。剛開始只是為了教養而做評量,卻意外打開助人的另一扇窗。
受惠最多的是自己。
這兩張圖分享評量某些部分的指標,剛好我比較強的感性助人指標,例如:慈悲、同理、了解、感同、感染...等,他的分數都是不高的。
看到評量結果的當下,領悟了許多、想起他曾有的言論表現,有種原來如此的心情。更能接納那些我覺得他沒有溫度的判斷和反應。
我一直不容易跨越的部分是,嗯,要怎麼表達呢?用我好友的說法是:妳真的這樣直接跟他講啊!真不像妳...
通常有衝突我只會輕輕點一下對方,然而面對自省天生只有42.59的老公,我發現必須違背我的天性,把他不恰當的行為說的很見血,他才會突然醒悟過來。
面對他各種不恰當的行為,過往我的包容太多,反而無助於生活的改善。
我感到生命被拓寬。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