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早晨的相遇,是許多巧妙的鋪陳。

M的媽媽和我一見如故,順暢地談起M的過動和疑似亞斯,早療過程中的艱辛,加上婚姻當中的辛苦感受(因為孩子的情況意識到丈夫是亞斯)

 

我一如往常地建議孩子的教養,媽媽是關鍵,如果經費有限,我會建議先把媽媽自己的內在看清楚看懂,先整頓自我,之後再來整理孩子的。

通常我這樣的建議,多數的家長不會採納,也許認為重點是孩子,也許不想多花錢在自己的身上,也許...

但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後天環境就是家庭,第一個學習愛的對象就是媽媽,家庭的關鍵人物,肯定是夫妻,如果縮小範圍,至少就是媽媽本身。

很慶幸也很感動,M的媽媽決定先做自己的48(項天賦智能主評量)

 

當我們展開她的48,秒懂了她為何要求如此之強烈、如此之細節,也看懂她常常說不清楚想不明白的原因,看懂真實內在之後,再看看孩子的八大(原智評量),整理彼此特質上的差異性,最後,操練如何把那些說不清楚的思路如何瞬間幻化為大爆炸的情緒,抽絲剝繭地清晰化。

 

諮詢過後幾天,M的媽媽和我再次對坐咖啡館,談起和M之間的關係已有顯著改善,連丈夫都發現,問她這些天來怎麼比往常不同,那麼的穩定?

 

其實,M的媽媽帶著M也做了好一陣子的早療課程,那些時候各自的親子的學習和現在的48諮詢差異性是什麼呢?

我們對坐討論了一會兒,她覺得是懂了、接納了的力量。

 

確實,怎麼幫助孩子進入正軌,方法她學習了,路徑她有概念了,但那種心裡說不出來的那種不明白的抗拒,甚至是對自己那些不明所以的細節的要求,也是不自覺的表現又在他人的眼光中拉~~著。

 

如今,她從心裡懂了自己也懂了孩子的需要。

生活中不再是莫名地爆氣,也自然地滿足孩子的愛箱,容許孩子需要時間走他的情緒,靜靜等候。

 

那日,M在晚餐前因為一個小事有情緒,這天,他很有進步的帶著他的小情緒安靜上餐桌,媽媽趁勢肯定他的改變。然而,爸爸上桌時,想要大家愉快地聊天,不料M悶悶地,爸爸想要強迫M開口,媽媽溫柔地為M拉出一個包容的空間,但是這時爸爸突然拿起碗筷離開餐桌。

 

M的媽媽這回,一反常態地平靜地問她的丈夫:你怎麼會拿著碗筷離開,是想要表達什麼?

丈夫愣了一會:我想要表達我的不悅和生氣。

你知道當你這樣離開,我們在餐桌上感覺被丟下,我們的感覺也不好。

經歷了前所未有平靜地溝通,三人又坐在一起,接著,開啟了一場共同期待的和諧晚餐時光。

 

聽到這裡,安妮不禁熱淚盈眶,對於一個亞斯的伴侶,和養著一個疑似亞斯的孩子,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個美好畫面。

深深感動,祝福這個接納的力量繼續在這個小家庭中,擴展,幸福。

 

查看來源圖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亞斯伯格症候群 情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顧問安妮 的頭像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