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天中午離開教會後,孩子說道:今天分班到六年級的教室,我走進去時,他們看到我全部突然一起跑開。我感覺被排擠…
老師也看到了,他對那些跑走的孩子說:他暑假沒來,我們為他禱告,但是他來了,你們卻跑開。
我兒說:教會常常有見證說很溫暖接納,但是他們表現出來卻比我在學校的同學更強烈的排擠反應,這不是很矛盾嗎?
兒子在描述整個事件,情緒都很平穩,我肯定他的觀察,這樣的現象確實很矛盾:也許下次你可以把你的觀察私下告訴教會的老師,看看他們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這樣的狀態。
你這個年紀正在青春期的前期,這些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當青春期的時候,每個人都有更強烈的歸屬團體的內心需求,但要怎麼確保自己能歸屬一個團體?只要去排擠一個成員,那就會產生一種大家都是同一夥的錯覺。這是最容易達成虛假歸屬感的。
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去排擠別人,甚至他們對於被排擠的人根本沒有真實的認識,不過會有帶頭的,其他人就發生跟隨的群眾效應。
兒子:那我怎麼知道誰是帶頭的?
當你進入一個團體,要去觀察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或是比較敢出頭的,你觀察一下會發現的。
會帶頭排擠他人的,通常有一些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是他們在家裡有受到欺壓的對待,他們就不自覺會在其他群體中,找機會宣洩內心的不滿。
兒子:以前在學校找我麻煩的,都是功課很不好,或是家裡對他們不好。我們很多同學在家裡都過得不好...
你怎麼知道他們過得不好呢?
兒子:像班上那個之前常常找我麻煩的,他很會表演罵人,應該是常常被罵;還有一個朋友,他就算考98分,回家還是會被唸。
耶穌在耶路撒冷也很不受歡迎,受到許多當權者的排擠;這些事情在世界上不斷循環。
兒子:有一次在班上,有人從我的背後丟一個香蕉蒂,我問是誰丟我,後來某某承認是他丟的,他說自己不小心,我跟他說下次要小心。後來就沒有再發生了。
以前有些同學會弄我,但是我當下不想處理,後來我也想不起來,導致事情越堆越多,於是我就決定,以後都要當場就反應出來,每次都處理當時的問題。
你這樣處理很有智慧,那時候的情緒怎麼會這麼平穩?
兒子:其實我有生氣啦,我在問是誰丟我的時候,一開始沒有人承認,我問的樣子是有點生氣,不過有人承認以後,我就原諒他了。
我覺得比較困擾的是,有時候同學在我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會說你以前也怎樣怎樣,開始翻舊帳。
這樣子的話就沒有辦法處理眼前的衝突,會一直失焦。
兒子:對!這很麻煩。以前的事情我也記不清楚了,那他翻舊帳,老師就聽他的,我說不出來;但是我想,他會翻舊帳,那表示那時候就沒有處理好,我也有責任,那我就盡量把以後的事情,當下都處理好,不要堆積。
我很以你為榮耶!兒子,你簡直是久病成良醫,已經找到解決方案了。(拍手)
所以回到一開始教會的事件,你會難過嗎?
兒子:還好,教會主日學畢竟一個禮拜見到一次,一下子就過去了;不像學校時間那麼長。但我覺得不應該這樣,還是要處理。
安妮後記:小學階段孩子曾經過多次的排擠甚至霸凌,除了心疼、陪伴,對於天父上帝有著信靠的心,相信主的帶領沒有錯誤。這次的對話,看見孩子在挫折中找到自己的解方,沒有成為受害者,持續長久的家庭教育,愛的關係,確實是孩子成長的內在支持。很感動。很感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