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跟安妮談到疫情在家的日子,兩個孩子(姐姐小二,弟弟中班)在他工作或開會時,大叫:媽媽媽媽~孩子的爭執實在排解不完,好生困擾。
於是實際讓這媽媽列出,這段時間孩子在家的需求,也進一步明白他們的作息和爭執的點,給予小小的建議。
孩子的需求:
出去玩(戶外)
看電視
飲食、零食
例如想吃義大利麵,不容易隨時滿足,也不好隨時去超商
孩子的作息:
中午睡兩個小時,晚上睡九個小時
醒著有13個小時
早上姊姊有線上課程8:30~10:00
弟弟在旁邊玩積木看書(當書僮)
10:00~11:00玩(阿罵要看著)
11:00~12:00看電視(這是阿罵煮飯時間)
他們會因為忘記誰先誰後而爭吵
#安妮建議效法古人結繩記事
用他們能紀錄的方式幫助他們記得,減少因為彼此記憶不同而爭吵
13:30~15:30姊姊上安親美語
弟弟睡到14:30,起來當書僮
15:30~16:30玩
16:30輪流洗澡
這裡也是一樣會爭吵,忘記上次誰先誰後
#原來爭執點都是一樣的原因,洗澡也可以結繩記事喔
17:30~18:30看卡通,因為阿罵又要煮飯
最近有次他們看電視時,媽媽發現他們沒有收好玩具,於是發飆當場減半他們看電視的時間,孩子解釋說他們晚上還要玩,他們有把地上的玩具收到床上。
安妮問媽媽:你們之前約定收玩具,有說必須歸回原位嗎?
媽媽說:沒有。但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安妮提醒:媽媽心裡想的沒有說出來之前,不能認定孩子必須立刻遵守。這裡責任各半,因為孩子確實做了收玩具的動作,只是不符合媽媽心裡認定的要求。
#建議媽媽為自己的發飆道歉
以後要先警告至少兩次,再執行共識會更好
晚餐吃到20:00
一直到睡前都是大家輕鬆在一起。不能看卡通
這家孩子的作息看來相當穩定,困擾也很一致,沒有能力寫字的孩子也能結繩記事,畫畫表示,記錄下來就能減少記憶點不同的無謂衝突。
另外,建議媽媽和孩子約定好,設定鬧鐘作為提醒。如此媽媽和孩子的互動可以減少不斷提醒的張力感。
最後,重要/緊急四象限的提醒,在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重要不緊急,而孩子的成長有些表現似乎是重要又緊急。
從時間管理的智慧來看,真正能累積出對生命有益的事物,關鍵常常在重要不緊急的區塊。
因此,安妮請媽媽再想想,一天的時間中,要如何安排彼此的互動相處,放多少時間在重要不緊急的區塊上,想想看四個象項,有沒有不小心失衡了呢?
圖:借用網路的四象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