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傾向與天性相關,安妮近十年累積的天性天賦諮詢經歷,目前整理出四個常見類別:
這類人的天賦在於整理知識體系,能夠清楚歸納分類,將所學彙整出SOP並能樂此不疲的run優化出來的SOP,穩定性高,是團隊執行的穩定力量。
相對來說,後天成長過程的「資訊」,也在不自覺中SOP化,早年經驗雜七雜八,如果裡面參雜比較打擊等等負面資訊,也會深埋腦迴路,需要刻意重整內建的SOP。
這類人的天賦對他人敏銳在意,同時有完美主義,對於聲音敏感;他們是社交高手,很容易聽見他人話語中的弦外之音,表達真切。
相對來說,後天生命經歷遇到「不對」的人,或是結果屢屢失控、不完美;令他們情緒起伏頻繁,如同大雨暴雨連續,排水系統不及消化,堆積情緒形成憂鬱狀態。了解並有效消化情緒是關鍵之一。
產後憂鬱有不少比例屬於這一類。
這類人有天生的直覺洞悉力,很容易從一團混亂的資訊中,判別出bug;至於資訊類別要視後天學習環境的累積,這屬於一種強烈的生存本能,與後天環境的互動,產出的能力;他們很可靠,承諾必承擔。
相對來說,因為生存本能強烈,並凡事先自責,導致許多人際互動,都可能引發大腦身體與心理的緊繃壓力,加上自責迴路強,堆積久了系統就崩潰了⋯⋯需要理解內在特殊性進行迴路鬆綁。
由於感性指標強,可能是內在動能,也可能是外在天性;這類人總是為大局或將他人放在前面,屬於為社會為他人發聲的族群。
如果成長過程這些感性指標,因為原生家庭父母的情感衝突,導致他們不自覺成為替代配偶的角色,對於尚未成長的心靈產生重複長久的錯位壓力,加上感性的放大,情緒的混亂導致憂鬱情緒。需要重整角色定位。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性,以上分類作為參考,了解憂鬱可能的內在不同成因,實際解法還是需要更多個別差異的理解。
照片:感謝攝影師林東生同意使用

憂鬱傾向與天性天賦的關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顧問安妮 的頭像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