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功的父子,為何瞬間反目成仇?

 

五歲的兒子和媽媽,為了收拾玩具衝突,媽媽說:兒子惡狠的眼神和咆哮讓我超暴躁和焦慮,怕有一天受不了對他動粗。

 

#親子關係

 

近代隨著醫學和心理學的發展,父母才意識到,親子關係的陪伴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這一百年之間,親子教養從:不要抱小孩到擁抱你的孩子,觀念急速的改變。同時,我們在短短的幾代之間,經歷了極大不同的教養環境。

 

(現在安妮腦中出現了好多條路線,像是:在教養上的代溝、在工作場域的代間困難理解、社交天性、依附關係、有奶便是娘的實驗,還有各種情緒議題…)

 

當整個環境都崇尚某一個價值,人們就不自覺浸泡在其中,曾經打小孩很自然的年代,現在打小孩似乎就是不好的父母。曾經被打罵長大的成人,在沒有充分的不打罵教育經驗下,要如何符合理念來教養孩子呢?

 

畢竟不打罵的教養需要升級的心理素質來配合,不是收掉棍子衣架皮帶就可以做到。

 

回到一開始的親子關係案例。

瞬間反目成仇的父子,是因為兒子曾被父親嚴厲管教揍打,就在一個衝突中情緒暴衝而回擊了老父親其實兩者都是互相在意彼此的,只是一個帶著傷的孩子長大了,來到重視平等的年代,而老父親的認知還活在權威至上的慣性。

 

為了收玩具而和五歲兒槓上的媽媽,本身並未經歷過正向教養,在孩子的第一個風暴期,當情緒氾濫行為失控時,要收起棍子衣架皮帶,一時之間找不到堤防可以控制高漲的水位,確實很為難。

 

安妮熟悉正向教養的心法,是因為長期浸泡在自我覺察,也熟悉每個心理學理論可用與限制之處,這也是心理素質需要時間培養的過程,坊間有許多心理專業的課程,都很棒值得學習。

 

今天安妮只是想要提出一個文化的觀點,有時我們會忘記還有這一層影響,想要對方和自己對齊,卻忘記我們都處在相當不同的生命體驗,也許,從這裡先停下來觀看自己,並聆聽對方,這也會是心理素質提升的不二管道。

 

----想跟安妮一起讀書嗎?歡迎加入成長社群

五月導讀:理性的情緒化

有兩個社群會公告上線連結,請選擇適合你的社群參加~
1.教養交流
「爸媽教養團-幸福顧問安妮-幸福家庭賦能協會」!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Et1Q554YnZLUGxSYC56QKksx-8T3RYXP3BPfE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2.自我成長
「提升內在覺察力-幸福顧問安妮」!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nBNPE8ZsCsN9zPjr0U1A0p8YiU4v9pONIEMcD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幸福顧問安妮 的頭像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幸福顧問安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